何傳馨:書畫鑑賞藝術史專家的一生貢獻與成就

何傳馨,這位在臺灣藝術史領域舉足輕重的人物,於2024年8月31日因肺腺癌離世,享壽74歲。作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和知名書畫學者,何傳馨的一生都在為中國藝術史的研究和推廣做出巨大貢獻。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位藝術界巨擘的生平和成就。

學術背景與職業生涯

何傳馨的學術之路始於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他曾在多家文化出版機構擔任編輯,包括《幼獅文化》、《聯合報副刊》和《雄獅美術》。隨後,他在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取得碩士學位,論文題目為《石谿的生平與繪畫》[1]。

1983年,何傳馨加入國立故宮博物院,開始了他長達33年的故宮生涯。在這期間,他歷任多個重要職位:

  • 書畫處助理幹事
  • 書畫處編輯
  • 副研究員
  • 研究員
  • 書畫處處長
  • 常務副院長(2012-2016年)[1]

研究領域與學術貢獻

何傳馨的研究範疇廣泛,主要聚焦於:

  • 中國繪畫史
  • 書法史
  • 書畫鑑賞
  • 展覽策劃

他在《故宮文物月刊》發表了50篇文章,展現了他對書畫研究的深入探討。2016年,何傳馨出版了《名品的形成:故宮書畫典藏、研究與展覽》一書,從多個角度探討了書畫名品形成的關鍵因素[1]。

書法研究重點

在書法史研究方面,何傳馨特別關注:

  • 北宋初期書法
  • 明代蘇州文人書法
  • 故宮藏晉唐宋元明清名蹟考證

他對多位著名書法家的作品進行了深入研究,包括:

  • 趙孟頫
  • 黃庭堅
  • 蘇軾
  • 懷素

繪畫研究

在繪畫史研究領域,何傳馨著重於16至18世紀繪畫的仿古風等主題[1]。

展覽策劃與國際交流

何傳馨在故宮任職期間,主辦並參與了多次重要的展覽籌劃,這些展覽不僅在臺灣引起轟動,也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關注。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展覽:

  1. 「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2001)
  2. 「唐懷素〈自敘帖〉特展」(2004)
  3. 「大觀─北宋書畫特展」(2006-2007)
  4. 「晉唐法書名蹟特展」(2008)
  5. 「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2010)
  6. 「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2011)
  7. 「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特展」(2013)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神品至寶展」(2014,東京、九州)
  9. 「故宮南院開幕十大首展」(2015)
  10. 「帝王品味─國立故宮博物院精品展」(2016,舊金山)[1]

這些展覽不僅展示了故宮的珍貴藏品,也體現了何傳馨對藝術史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

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

何傳馨積極推動國際學術交流,特別是與日本文化財研究所的合作。他參與了多項重要文物的研究項目,包括:

  • 懷素「自敘帖」
  • 孫過庭「書譜」
  • 李唐「萬壑松風圖」[4]

這些合作不僅促進了兩岸三地的學術交流,也為相關文物的研究帶來了新的視角和方法。

社會參與和藝術推廣

除了學術研究,何傳馨也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推廣書法藝術:

  • 2010年,為故宮處室合併與改制風波提出建言
  • 2019年,參與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四月七日邀約・愛河書寫《蘭亭序》」活動
  • 2021年,作品展出於上海寶龍美術館「近墨清歡:當代學人書法邀請展」
  • 2023年,擔任故宮「王世貞學術研討會」書法鑑賞場次主持人[1]

何傳馨的藝術遺產

何傳馨的離世無疑是臺灣藝術界的重大損失。他對故宮及藝術史領域的貢獻卓著,勤勉真摯的工作態度與謙和優雅的操守氣度,將永遠是故宮人的典範[6]。他的研究成果、展覽策劃經驗以及對藝術的獨到見解,將繼續影響和啟發後來的藝術史研究者。

結語

何傳馨的一生都在為中國藝術史的研究和推廣而努力。他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學者,更是一位傑出的藝術教育家和文化傳播者。他的離去是臺灣藝術界的巨大損失,但他留下的學術成果和藝術遺產將永遠激勵後人繼續在藝術研究的道路上前進。

相關問答

  1. Q: 何傳馨的主要研究領域是什麼?
    A: 何傳馨主要研究中國繪畫史、書法史、書畫鑑賞以及展覽策劃。
  2. Q: 何傳馨在故宮博物院擔任過哪些職務?
    A: 何傳馨在故宮歷任書畫處助理幹事、編輯、副研究員、研究員、處長,最後擔任常務副院長。
  3. Q: 何傳馨出版過哪些重要著作?
    A: 何傳馨在2016年出版了《名品的形成:故宮書畫典藏、研究與展覽》一書,探討書畫名品形成的關鍵因素。
  4. Q: 何傳馨策劃過哪些重要展覽?
    A: 何傳馨策劃過多次重要展覽,包括「大觀─北宋書畫特展」、「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等。
  5. Q: 何傳馨在國際學術交流方面有哪些貢獻?
    A: 何傳馨推動與日本文化財研究所合作,進行多項重要文物的研究,如懷素「自敘帖」和孫過庭「書譜」等。
  6. Q: 何傳馨在書法研究方面特別關注哪些領域?
    A: 何傳馨特別關注北宋初期書法、明代蘇州文人書法,以及故宮藏晉唐宋元明清名蹟的考證研究。
  7. Q: 何傳馨如何推廣藝術教育?
    A: 何傳馨通過參與書法活動、擔任學術研討會主持人等方式積極推廣藝術教育。
  8. Q: 何傳馨的學術生涯對臺灣藝術界有何影響?
    A: 何傳馨的研究成果、展覽策劃經驗和藝術見解對臺灣藝術史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被視為故宮人的典範。

Citations:
[1] https://artouch.com/art-news/content-153455.html
[2]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831700761-431401
[3] https://www.govbooks.com.tw/books/111334
[4] 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704874&type=life
[5] https://turnnewsapp.com/livenews/life/20240831003343-260405
[6]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409010085.aspx
[7] https://news.cts.com.tw/cna/life/202409/202409012370715.html
[8]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40901edi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