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的拜拜時間和流程在台灣是一項重要的傳統習俗,涉及多個神明和祖先的祭祀。以下是主要的拜拜時間和注意事項:

拜拜時間概覽

除夕(農曆12月30日)

  • 拜家神:早上9點到下午1點。
  • 拜祖先:同樣在早上9點到下午1點,可以與家神一起祭拜。
  • 拜地基主:中午11點到下午1點,或下午3點之前,需先拜完祖先再進行。

初一(農曆正月1日)

  • 拜天公(玉皇大帝):子時(除夕晚上11點至隔日凌晨1點)至午時(11點到13點)之間。

其他重要日子

  • 送灶神:農曆12月24日(國曆2月3日),通常在早上完成。
  • 初二、初三:祭祖,供品以簡單為主,如鮮花和水果。

拜拜流程與供品

除夕

  • 供品
  • 家神:四色金、三牲(豬肉、全魚、全雞)。
  • 祖先:大小銀、三牲。
  • 地基主:刈金、雞腿。

初一

  • 供品
  • 天公:五色金、五牲、水果及年糕。

注意事項

  • 拜拜前需準備好供品,並確保在指定時間內完成祭祀。
  • 在除夕夜,通常會選擇在子時進行最重要的祭祀,以示對神明的敬意。

透過這些傳統的拜拜儀式,人們希望能夠祈求來年的平安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