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雷射手術是一種常見的視力矯正手術,許多人選擇這種方式來提升生活品質。然而,手術並非完全沒有風險,失敗的案例雖然少見,但仍然存在。本文將探討大學眼科雷射手術的失敗原因、風險及如何預防。
近視雷射手術的類型與風險
常見手術類型
- LASIK:這是一種深層手術,利用準分子雷射切割角膜瓣後進行矯正。術後恢復快,但可能會有角膜瓣位移的風險[1][2]。
- SMILE:利用飛秒雷射在角膜內部雕刻透鏡,透過小切口取出。傷口小,恢復期短,副作用少[2][6]。
- PRK:刮除角膜上皮層後進行矯正,恢復期較長,乾眼症狀較明顯[6]。
手術風險
- 度數誤差:術後視力未達預期,可能需要再次手術[5][6]。
- 乾眼症:手術可能切斷角膜神經,影響淚液分泌,導致乾眼[2][3]。
- 角膜感染:術後感染的機率雖低,但仍需謹慎[6]。
- 視力回彈:術後視力可能隨時間回退,需良好術後保養[4][6]。
如何預防手術失敗
術前評估
- 穩定度數:確保近視度數在手術前已穩定,避免術後視力波動[1]。
- 角膜厚度:評估角膜厚度是否適合手術,避免過度削薄[1][7]。
- 健康狀況:排除自體免疫疾病等影響手術效果的因素[5]。
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
根據個人眼部狀況選擇合適的手術類型,避免不必要的風險。例如,乾眼症患者應避免選擇會切斷較多神經的手術方式[2][6]。
術後護理
- 遵從醫囑:按時用藥,定期回診,避免用眼過度[4][6]。
- 良好用眼習慣: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定期休息[4]。
結論
近視雷射手術雖然成功率高,但仍需謹慎選擇。術前充分評估、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以及良好的術後護理,都是降低手術失敗風險的重要措施。若有任何疑慮,應與專業眼科醫師充分溝通,確保手術的安全性與效果。
常見問題
- 近視雷射手術會失敗嗎?
- 失敗的案例少見,但術後視力不如預期可能被視為失敗[4][5]。
- 手術後視力會回彈嗎?
- 有可能,尤其是長時間使用3C產品者[4]。
- 術後多久可以恢復正常活動?
- 視手術類型而定,通常一週內可恢復正常活動[6]。
- 乾眼症狀如何處理?
- 術後遵從醫囑使用人工淚液,並定期回診檢查[2][6]。
- 如何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
- 根據個人眼部狀況及醫師建議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