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回波的基本概念
雷達回波(Reflectivity)是指雷達發射的電磁波經由大氣中的降水粒子(如雨、雪、冰雹等)反射回來的信號。根據這些信號的強度,可以製作出雷達回波圖,這些圖像通常使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強度的降水。
雷達回波圖的顏色說明
- 紅色:表示強降雨,通常降雨量大於40mm/小時。
- 橙色:表示中等降雨,降雨量在20mm至40mm之間。
- 黃色:表示輕微降雨,降雨量在10mm至20mm之間。
- 綠色:表示小雨或毛毛雨,降雨量少於10mm。
雷達回波圖的應用
- 天氣預報:透過分析雷達回波圖,可以預測未來幾小時內的降雨情況,幫助民眾做好防範。
- 災害預警:在颱風或豪雨來襲時,雷達回波圖能提供即時資料,以便相關單位及時發佈警報。
- 農業應用:農民可以根據雷達回波圖調整灌溉計畫,避免因過多或過少的降水影響作物生長。
台灣雷達設置與有效範圍
台灣目前設有多座氣象雷達,這些雷達分布在各地,能夠覆蓋全島。一般而言,雷達的有效範圍約為200公里,能夠即時更新資料,每15分鐘生成新的雷達合成圖[1][2]。
如何查看台灣的雷達回波圖
民眾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查看最新的雷達回波圖:
- 中央氣象署網站:提供即時更新的雷達回波圖,可以直接在網站上查看當前天氣狀況[1]。
- 即時降雨預警平台:整合全台各地的氣象數據,提供詳細的降雨預警資訊[2][4]。
結論
台灣的雷達回波圖是了解和預測天氣的重要工具,不僅對於日常生活有著重要影響,也在災害防範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隨著科技進步,這些數據將更加準確和及時,有助於提升民眾對天氣變化的應對能力。